【侨报网综合讯】继权健、华林之后,又一起与保健品有关的事件引发关注。
近日,陕西商洛的田女士反映女儿疑因无限极产品导致心肌损害的消息引发关注。田女士称,女儿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无限极“指导老师”推荐下停药并大量服用无限极产品,几个月后却被诊断出心肌损害、低血糖等病症。17日,无限极公司就此事致歉,并表示公司已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介入调查。
▲无限极店铺。
3岁女童服用3月后惹来一身病
自称“幼童疑因无限极致心肌损害事件当事人”的网民田女士发帖称,2017年,其3岁女儿因口臭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无限极经销商樊某的推荐与指导下,给孩子每日大量服用无限极8种保健品。到第三个月,她发现孩子出现眼睛充血、异常出汗、头发黄枯等情况,但数次将情况反馈给樊某,得到的回应总是“正常反应,不要去医院,继续服用无限极病就好了,不然就前功尽弃”。
北京《新京报》报道,田女士称,半年时间里她带着孩子辗转各大医院就医,“结果显示佝偻病、干眼症、眼压高、肝损害、心肌损害、低血糖等;导致原因为:药物蓄积,滥用药物,但由于体内药物蓄积还无法通过服药诊治。”“所有的医院明确表示孩子不能吃保健品”。此后她多次向无限极总部投诉,但一直无明确回应。
田女士介绍,孩子目前的状况还算稳定,但后遗症、病情是否加重、身体发育是否受到影响都是个未知数。她表示,“如果不能协调,就走司法途径处理。”
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官方网站显示,商洛市常欣商店确系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无限极公司)的分支机构。17日下午,无限极公司发布情况说明,称已成立专项小组,连夜与陕西分公司一起责成并督促经销商樊某,约见田女士及其委托的第三方,樊某表示赔礼并鞠躬道歉。但随后的沟通中因补偿问题有分歧,暂时中止对话。无限极公司在情况说明中称,在一年多时间里,相关经销商与田女士就补偿额度进行了多次面谈协商,但截至1月16日媒体关注此事之前,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田女士回忆,自己第一次买了2000多元(人民币,下同)保健品的,孩子当时发烧,吃了以后烧就退了,自认为东西有用,后来又买。无限极总部介绍,孩子可以吃自己所买的保健品,其中的常欣卫口服液,更可加大量。
谈到为什么会给孩子持续服用药物时,田女士称:“樊某和我说这个病(幽门螺杆菌)很可怕,会致癌。我就被吓到了。而且在团队里,还有不少是医院的专业人士,他们都说这个没有副作用,让我把心放肚子里。”
据悉,田女士前后花了7万余元,有些更是和亲戚朋友借的。
据她透露,与无限极的协商从15日晚上12时谈到快天亮,最终无限极提出一份60万元的赔偿协议,但没有签字。
田女士说:“(临到)签字那一刻,我放声痛哭,就算把全世界的钱给我都买不回孩子的健康,同时觉得这一年走来太不容易,为了这事我投诉了一年,至今没有结果。我觉得这是责任问题,我想的是去追责。”
无限极公司同时承认,前期对田女士女儿的关怀不够,行动迟缓,深表歉意并诚恳道歉。同时表示,公司正请陕西省药监局及相关部门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鉴定;正在申请陕西省卫健委对田女士女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全面检查。
无限极多次卷入人命官司
中国裁判员员员员员员员员员文书网显示,最近三年来,无限极及其销售人员至少涉及2起生命权纠纷,且均在判决中被要求承担一定责任。
《北京青年报》报道,在重庆市第三中级法院发布的一起生命权纠纷案民事判决书中,一审法院查明,王强(化名)是原告王天国和喻可会长子,生前患癫痫病近十年,需长期服用癫痫药物控制病情。在被告赵继勇推介下,喻可会决定购买无限极产品由王强服用治病。2016年5月,赵继勇配送可服用2个月的无限极产品至原告家中,并以王强身体不好为由,要求王强加大剂量服用。王强按赵继勇要求服用无限极系列产品,停服治疗癫痫病药物。5月11日起,王强偶发癫痫病,其后发作越加频繁,但赵继勇均称系服用无限极产品正常反应。5月18日凌晨,王强病逝。
法院判决,赵继勇赔偿各项损失合计6万元。被告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后被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7日,无限极公司方面表示,为田女士推荐产品的樊某是无限极经销商的法人,并非公司直销人员。但在另一起涉及无限极及经销商的民事判决中,无限极曾被认定未对销售人员严加管理。
来自河南平舆县的闻静在2011年发现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至2016年时,治疗五年。2016年3月,被告徐艳艳向其推荐被告无限极的保健品,受害人即在被告麻春艳的专卖店内购买部分产品进行服用,徐艳艳在推荐产品及指导服用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夸大产品效果和需要具备一定中医专业知识才能给予的指导意见。同年3月24日,闻静静入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同年3月26日出院,出院医嘱:出院后死亡不可避免。同日闻静静去世。闻静丈夫张永亮等家人将无限极、徐艳艳和麻春艳告上法庭。
法院认定,徐艳艳在推荐产品时存在部分夸大产品效果和需要具备一定中医专业知识才能给予的指导意见,徐艳艳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其具备相应的条件。判决被告徐艳艳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7万元,无限极公司赔偿各项损失共计3万元。被告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后被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有多少直销企业不清白?
舆论场岁末年初的这把火,从权健烧到华林、无限极,范围越来越大。
上海澎湃新闻对近日保健品案件发表评论称,每当一家新的问题企业上了头条,就有人说,终于可以拿着链接去劝说执迷不悟的家人了。同时有更多的直销企业名字被点出来,人们问“什么时候查查这一家”。另维度,有多少被欺骗与被伤害的家庭看到了希望。这些年销售额从几十亿到几百亿不等的企业,如果商业模式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其对社会来说便是吞噬财富、健康与信任的巨大黑洞。从现有信息看,这是整个行业性的问题。
评论称,这一把火其实是迟到的。之所以呈现火烧连城之势,只因为积弊太深、积怨太重。借着这把火的势头,对直销行业的传销问题重拳出击、斩草除根,是民意的要求。这次各自为战与被动响应式的调查,已经不再足够。全局性的治理势在必行,一是对直销行业进行集中排查,二是对监管体系进行梳理与反思。(完)